谁能料到,传统的地缘政治理论如今又被摆到桌面中央,成为预判国际油价走向的“法宝”。随着各地危机和冲突紧张局势加剧,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持续增加,国际油价今年被快速抬高,在每桶90美元关前蓄势,随后应有机会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
近期,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成为石油市场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从哈萨克斯坦动乱、利比亚原油停产到上周发生的无人机袭击阿联酋产油设施,都给国际能源市场带来不小冲击,让人不由联想到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石油危机。
不过,恐慌尚未出现,油价也没疯涨,市场只是担心在未来某个时刻,石油供应会因为局部突发事件而中断,届时即便欧佩克也无能为力。市场对于可能导致供应紧张的地缘政治事件高度敏感,是目前油价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的原因。
上周,布伦特原油期货和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WTI)期货价格双双突破7年多来高点,在每桶90美元关前徘徊蓄势,等待进一步突破时机。市场普遍认为,油价上涨的趋势已经形成,这里既有供求关系的决定因素,也有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即通货膨胀已经成为最大威胁,而美国加息的靴子迟早要落地,所带来的冲击不容小觑。
高盛公司仍然坚持此前的判断,即当前全球正在经历大宗商品为期10年的超级周期,去年仅仅是开了个头。从2021年情况看,大宗商品市场表现最佳,超过了其他资产类别,那么2022年呢?研究表明全球大宗商品仍将保持竞争力,而且会持续多年。目前市场对于包括石油和金属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前景信心满满。
其他投行也有类似观点。瑞银认为,过去几年,资本几乎完全抛弃了石油、天然气、煤炭、采矿等旧的投资领域,代之以可再生能源和环境治理等,因此造成供求失衡。另外,由于美股估值过高和美国国债收益率偏低,在今年投资大宗商品不仅可以获得良好回报,还可以很好地对冲市场风险。
国际能源署的最新石油市场报告为市场普遍的乐观情绪提供了佐证。该机构改变了以往较为悲观的预期,认为今年石油需求将有较大回升。据统计,去年四季度全球石油需求日均增加110万桶,达9900万桶/天。在炼油方面,全球炼油行业去年表现出色,企业产能和利润均有回升。去年四季度全球炼油厂的原油加工量为7980万桶/天,比一年前增加460万桶/天,预计今年还将净增加120万桶/天。在库存方面,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工业原油库存去年12月份减少了4500万桶,总库存量为27.56亿桶,比一年前减少了3.54亿桶,是7年来的最低水平。
虽然对于疫情后经济复苏前景总体乐观,但全球能源市场、特别是欧洲的油气市场仍然面临重大风险或所谓的“人为紧张因素”。欧洲越来越依赖俄罗斯天然气是不争的事实,一旦俄乌局势白热化,“北溪2号”很有可能被迫放弃。到那时欧洲市场的天然气供应必然愈发紧张,可能发生严重的电力短缺危机,能源价格又将飞涨。
俄罗斯、美国和欧盟之间三轮会谈未果,俄乌边境紧张局势没有缓和迹象;而另一边,伊核问题谈判仍在悄悄进行中,传出来的消息喜忧参半、真真假假。世界能源市场的地缘政治溢价在不断提高,市场也许已经看清楚了美国油气产量难以在短期内快速提高,而“欧佩克+”许多产油国缺乏进一步提高产量的能力,关键的闲置产能却在不断降低,欧佩克对原油市场的把控有时候也有心无力。
尽管高盛看好今年油价有可能突破每桶100美元,有机构甚至认为明年将达到每桶150美元。这些仅是预测而已,市场更关心的是地缘政治紧张局面能否得到缓解。否则,哪怕是一场有限的局部冲突,都将在原油市场上掀起惊涛骇浪。(经济日报记者 翁东辉)(责任编辑:王炬鹏)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福建省贸促会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