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全球价值链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科技创新因素日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促进力量。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和5G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幅降低信息搜索、组织管理、资源协调等方面的交易成本,使各国企业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专注于价值创造的某一环节。数字平台让全球财富的创造过程、使用过程被进一步“打散”,更多中小企业和个人能直接“拥抱”全球化浪潮。随着信息传递成本的降低,以专业服务、金融中介、信息技术服务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价值链快速发展,但是主导和参与该价值链的大多数是发达经济体,美国是知识密集型服务的第一出口大国,占该全球出口的17%。《2019年世界贸易报告》显示,从2005年到2017年,服务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为5.4%,增速大大快于货物贸易。2017年全球服务贸易总价值为13.3万亿美元。全球服务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由2000年的9.22%增长到了2018年的13.31%。
商品生产价值链的区域化进程加快。自2013年以来,区域内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增加了2.7%。区域化趋势的最大驱动因素是发达经济体和亚洲新兴市场内不断增长的内部贸易流动。从发达经济体的角度看,许多跨国公司在进行决策时,劳动力成本不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自动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推动许多产业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发达国家可以重新成为制造大国,为此美国推出了“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日本推出了“再兴战略”、法国提出了“新工业法国”。在亚洲地区,随着中国以及东南亚国家在区域内发展出了强大而全面的供应链体系,并形成了十分强劲的本地消费市场,使得区域内贸易快速增加。当下,新冠肺炎疫情所形成的隔离状态,以及产业回流、自动化和数字化发展趋势在客观上进一步加速了区域化。
中国日益成为全球制造价值链的生产枢纽。许多产业的国际生产正在从传统的中心辐射型模式,转变为以中国为核心生产国的“价值链多环流”体系。劳动成本上升倒逼中国制造业技术升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从2002年的20.8%上升到2018年的28.3%,目前中国在制造业生产中就使用了26万多个机器人,而其他国家仅使用了15万个。在强大生产能力的作用下,中国的相关产业形成了两个外部环流和一个内部环流。其中一个外部环流位于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另一个位于中国与发展中经济体之间。当然,中国不仅是许多产品的主要生产地,也是主要消费地,因此在内部还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国内价值链环流。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经济体作为世界增长引擎的作用已经降低,中国有实力以国内价值链环流的巨大协调能力作为价值链多环流体系的“纽带”,将因疫情陷入停滞的世界两极带入全球产业更广阔的新的区域价值链分工之中。
来源:国际商报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福建省贸促会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