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促商机经贸资讯

“中国智造”创新升级形成合力

发布时间:2020.06.23 浏览量:1023

编者按

  “一场暴风雨可能让花园破败,却没有办法摧毁热带雨林。”“中国智造”在创新中集聚起中国经济的能量,让无数个市场主体整体崛起,并形成中国自己特有的创新生态“热带雨林”,成为中国经济前行的重要动能,这是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


  海尔“创客森林”孵化创业“生态圈”

  □记者 张旭东 青岛报道

  “机器,正在生物化;而生物,正在工程化。”被称为“世界互联网之父”的凯文·凯利在其名著《失控》中这样描述新生物文明趋势。

  在迎接互联网、物联网挑战中,世界白色家电巨头海尔,不再是有围墙的“花园”,而是万物竞相生长的“创客森林”;不同行业犹如森林中一个个“生态圈”,上下游创业小微和企业犹如“生态圈”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相互依存与协作,共同成长;家电也不再是冷冰冰的金属制品,而是“生态圈”的“果实”,是能即时响应用户场景需求的重要节点。

  商业生态赋能:让个人创造力发挥到极致

  现在的海尔几乎听不到“长、总”等称呼,所有人都是创客,不仅有海尔自身员工,还有很多是社会创业者。不光是家电产品,任何好的创意和想法都可以在这里尝试,而且海尔为他们提供资金、生产、物流、售后、法务咨询和财务等支持和服务。

  海尔就像孵化创客的“森林”,这里没有上下级,创客团队按照用户需求相互协作,链接内外部资源,创新研发产品,并分享他们共同创造的价值。海尔为他们提供支撑和保障,就像为森林提供太阳、水和空气一样。

  海尔雷神游戏笔记本小微团队是由三个“85后”创建,他们从用户抱怨的游戏本痛点开始创业,在三年时间内完成多轮融资,并成功登陆新三板,去年营收达到20.95亿元。

  雷神科技创始人之一的李艳兵以前是海尔笔记本平台的普通员工,他说:“以前是给公司干,对领导负责。自从变成创客开始创业后,所有的工作是给自己干、对自己负责,周末都舍不得休息。”

  能自己清洗内筒污垢的洗衣机、能根据用户身体健康状况推荐食谱的冰箱、能迅速解决点滴污渍的世界最小洗衣机、能躺着在天花板上看电影的影视球……

  在海尔,每个创客都是自己的“老板”,他们以用户需求和痛点为创业创新源头,发挥个人最大动能和创造力,让创新产品不断涌现,而且创新领域已远远超越家电。

  飞行员出身的兰玉栋现在是海尔创业孵化平台上的一员,他和几位好友创业,正开拓无人机“黑飞”的“荒漠”。“我们研发了一款U-Care无人机综合监管云系统,无人机使用者登录系统,一眼就能看清哪里能飞哪里不能飞,并可在线提交管制空域飞行申请,监管方在线回复。”兰玉栋说。

  医院管理、疫苗数字化追溯、养猪、农村净水……海尔创业小微感兴趣的领域越来越多,这些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是他们设计出来的,而是用户“要”出来的。短短几年,海尔这片“创客森林”已孵化出5家独角兽企业,22家瞪羚企业,创造出大量就业岗位。

  产业生态赋能:卖得多、卖得快、卖得赚

  疫情期间,“一罩难求”,不少企业都跨界生产口罩,而海尔则将生产“口罩工厂”。

  在山西省侯马市,海尔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发挥集聚优质要素资源优势,整合设备、原材料等力量,为当地提供医疗口罩端到端全流程解决方案,6天内完成核心产线、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资源调配,日产能10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的生产线落地。

  “卡奥斯是工业互联网的一个‘底座’,把优质要素资源关联起来优化配置,以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创造价值,每个企业都是创造者和合伙人。”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说,卡奥斯从渠道、设计、供应链、技术、资本和运营等方面为平台上不同产业、行业企业赋能,让企业实现“三卖”,即卖得比原来多、卖得比原来快、卖得比原来赚。

  目前,卡奥斯已聚集3.4亿用户和390多万家生态资源,在全国建立七大中心,在工信部发布的2019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中居榜首。国际标准化组织、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国际电工委员会三大国际标准组织,授权其牵头制定大规模定制模式和工业互联网相关世界标准,目前卡奥斯已孕育出建陶、房车、农业等15个产业生态。

  统一陶瓷是山东淄博建陶行业龙头企业,也面临着能耗高、污染重、低质化竞争严重等传统产业“通病”。针对产业痛点,海尔卡奥斯上线建陶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子平台,一端链接建陶用户,一端链接建陶行业上下游各资源方,推动企业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转型。

  通过卡奥斯赋能,统一陶瓷收入提升30%,利润提高32%,效率增长35%,库存下降30%。

  传统的房车行业存在同质化严重、采购碎片化、成本高、周期长、缺乏工艺标准、没有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等问题,卡奥斯平台通过整合房车行业相关资源,并根据用户需求与智慧家庭相结合,房车企业不仅实现综合采购成本降低7.3%、交付周期从原来35天缩短到20天,而且根据用户需求融入了智慧安防系统和全车Wifi等,消费者体验更佳,产品溢价提升63%。

  场景生态赋能:让生活更美好

  在卧室,用户躺到床上,窗帘随即缓缓关闭,智能头枕记录睡眠曲线,联动空调、净化器、新风机等,主动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睡眠场景;在厨房,冰箱能根据用户个性化菜谱一键从超市订购所需食材,播放用户喜欢的音乐和视频……

  一名工人在海尔天津洗衣机互联工厂操控设备。资料照片

  “产品会被场景替代,行业会被生态覆盖。”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这样看待物联网发展趋势。他提出,海尔要为用户定制物联网时代的美好生活。

  随着5G商用、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需求将从硬件需求、服务需求向场景需求转变。正如《场景革命》所言:“很多时候人们喜欢的不是产品本身,而是产品所处的场景,以及场景中自己浸润的情感。”

  疫情期间,很多人有很强的健身欲望却出不了门,海尔的创客们根据用户居家健身、科学减脂等需求,联合生态资源方在线输出了1600多个阳台健身场景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网友在线参与,并分享舞蹈健身、拉伸运动、乒乓球运动等居家健身新玩法,互动量超过1600万人次,不仅带火了智能跑步机,还让健康饮水机、智能晾衣架等一同走红。

  海尔集团表示,将进一步丰富衣、食、住、行、康、养、医等场景生态,不断满足用户个性化体验。以由冰箱延伸出的食联生态为例,用户的饮食、采购、体脂等交互体验数据信息,会实时并联至食联生态各节点和资源方,驱动产品功能、健康方案、美食产品等全流程持续迭代,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物联网生态体验场景。

  2019年,一家国际著名品牌机构增设“物联网生态”品类,而第一家被定义为“物联网生态品牌”的就是海尔。而这只是海尔的开始,海尔的目标是,所有产业都要变成物联网生态品牌。

  “一场暴风雨可能让花园破败,却没有办法摧毁热带雨林。”张瑞敏说,“我希望海尔成为一个热带雨林的生态,而不是一部机器。”

 


  中关村企业变“危机”为“战机”

  □记者 盖博铭 李犇 北京报道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的企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产研发,把“危机”变成攻坚“战机”、转型“契机”,逆势而上,交出了一份不乏亮色的答卷:今年一季度,中关村企业研发经费总投入578.6亿元,同比增长13.8%;技术收入2377.6亿元,同比增长9.5%;专利申请13919件,同比增长19.2%。

  危中寻机,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加速升级,快速发展,新动能不断得到培育。近日,记者走访几家中关村企业后发现,“升级”“赋能”“合作”,已经成为这些创新创业者们“战疫突围”的关键词。

  升级: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30岁的安徽小伙姜磊找到了新工作——3月12日,经过两轮筛选,他加入了华拓金服数码科技集团马鞍山基地。

  “我投了一个多月的简历,疫情期间求职不易。”姜磊说,“金融服务业属于朝阳行业,很庆幸能够迎接新的开始。”

  姜磊是华拓金服数码科技集团疫情期间新招聘的2000余名员工之一。这家人力资源密集的服务外包企业正在不断充实着自己的科技“内涵”,迎战“后疫情时代”。

  停工就意味着没有收入,但仍需支付员工工资、房租等成本。“延缓发放工资?停止招聘甚至裁员?这些都不是我们的选择。”该集团董事长丁世国表示,每名员工背后便是一个家庭,要和员工们一起共渡难关。

  丁世国决定:“不但不能在这个时候放慢脚步,而且还要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拥抱’新科技、新机遇。”

  优化云计算平台、缩减运营成本、持续研发智能信审及智能语音质检系统……丁世国和团队通过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今年我们预计还将提供一万个就业岗位,为保就业做出更大贡献。”丁世国说。

  赋能:前沿科技项目落地

  在北京市朝阳区费家村,一套因疫情而升级的物联网安防系统成为这里的“守护神”。

  ——智能摄像机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语音提示未佩戴口罩出行的人员;

  ——云计算平台为复工复产安全管理提供人员活动轨迹分析等功能;

  ——物联网传感器感知烟雾、温度等数据,1秒钟提供消防预警信息……

  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团队所研发的这套系统已经应用在140余个城市的社区、写字楼、校园等场景。

  疫情对科创企业复工复产、供应链稳定造成一定冲击。一些既定的发展策略或是研发方向,也需要“与时俱进”。此时,不少企业正化“危”为“机”,寻求技术应用新场景,无人配送机器人、语音识别控制电梯等应运而生。

  北京升哲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市场官李佳锡表示,疫情让企业能够通过自身技术赋能不同应用场景,是一次“试炼”的过程。“目前为止,公司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

  李佳锡说,前沿科技企业与传统行业“互补相融”“双向赋能”,有助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合作:开放创新形成合力

  疫情期间,自动驾驶企业北京初速度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曹旭东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目标”。3月18日,他所创办的公司与丰田汽车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国际汽车大企业与中国创业团队组成“朋友圈”,共同促进自动化地图平台在中国的商业化落地。

  坐上正在测试的自动驾驶汽车,各种复杂场景的自动驾驶远比想象中的更刺激。单是一个十字路口,就有来自各方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及行人,还会碰到三轮车逆行。自动驾驶车辆表现得从容不迫、稳中有进,抓住时机快速通过……这些应用都与感知、数字地图等技术有着紧密关系。

  疫情之中,部分车企销量有所减少。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显示,2020年一季度,汽车产业景气指数较2019年四季度下降明显,由之前的“浅蓝灯区”降至“蓝灯区”。

  在此大背景下,各方也在寻求合作,共同寻求产业突破点,一方面是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另一方面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

  “疫情面前更加坚定了合作的决心,研发人员也得以在此期间潜心研发和测试。”曹旭东介绍,将继续挖掘自动驾驶车辆产生的“数据价值”,整合相关前沿技术,形成良性循环的“飞轮效应”,助力早日实现自动驾驶规模化落地。

 


  这些企业缘何逆势上行

  □记者 王民 刘桃熊 石家庄报道

  面对疫情防控和经济下行等压力,怎样的企业才能突破困境?记者日前跟踪采访几家制造业企业发现,越是俯身埋头搞科技创新、自主研发的行业领跑者,越有逆风前行的闯劲和逆势上行的后劲。

  抓住机器人“关节”就抓住了关键

  作为石家庄首批复工企业,河北智昆精密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一季度开发了5个新产品,5月份订单倍增。车间里,从最初的特钢棒材,到最后的精密齿轮零件,中间数十台机床、10余道工序安排得非常紧凑,为数不多的工人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固定在全自动加工中心面前的机器人,抓取毛坯件,精确地放到夹具上,再将成品抓回,几个动作只需要25秒。“一台机器人可同时‘侍奉’两台机床,干1个月顶6个人干3个月。”智昆公司负责人说,将来会引进更多机器人实现智能制造,做到产量倍增,工人不增。

  自动化生产使智昆公司实现了成本控制、效率提升。而真正使其突破困境的关键,在于掌握了核心技术。

  智昆公司生产的RV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腰部、肘部关键“关节”,其核心技术此前一直由日企垄断。经过多年校企合作,智昆公司从齿轮啮合原理等基础理论研究入手,打破垄断,实现了RV减速器设计制造和批量生产,其精度、刚性、寿命等均达到日企水平。

  疫情期间,智昆公司为阿童木机器人开发了一款新型减速器,从设计到量产只用了一个月。北京工业大学教授、智昆公司首席科学家张跃明说:“只是改变了薄片摆线齿轮的齿形和速比,就使这款RV减速器具备了速度和劲头优势,取代部分谐波减速器。一个小改动撬出一个大市场,预计年产将达3000台。”

  目前,从工业机器人,到航天领域的外星探测车、军工领域的机器狗,智昆公司已开发出几十种RV减速器。“将来,我们将把重点放在市场信息获取和产品设计研发上,根据机器人不同工作场景需要,定制个性化减速器。”张跃明说。

  一根钢丝延伸广阔市场空间

  在银龙股份河间宝泽龙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厂房外,一卷卷特种盘条整齐码放在料场;厂房里,一根根钢筋在数十米长的自动化流水线上,经过拉拔、淬火、镀锌等工序,形成一卷卷预应力钢丝、钢绞线。

  “春节后到3月上旬,受疫情影响完成国外订单压力较大,3月下旬生产逐渐正常。”公司总经理谢志杰说,“疫情期间,3000吨镀锌预应力钢丝已经发往巢湖裕溪河大桥和珠海鸡啼门大桥,用于制作桥梁悬索。我们还拿到武汉赤壁长江大桥和泉州跨海大桥等多个订单。”

  预应力钢丝广泛应用于铁路、桥梁、电力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许多产品依靠进口。银龙股份经过40年不断研发拓展,上至原料钢的炼钢、浇坯、轧制,中到拔丝机械设备制造,下至各种规格预应力钢丝、高铁地铁轨道板生产,延伸出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和广阔的市场空间。银龙参与研制的高铁轨道板,已经替代日、德技术,成为目前我国高铁主流板型。

  在银龙股份位于河间的高铁轨道板厂,数千块高铁、地铁轨道板矗立在场地里,等待运至京雄城际铁路和京、津地铁施工现场。疫情期间,现有存货正根据项目铺设进度陆续向外发运。

  据介绍,面对疫情冲击,银龙股份发挥技术优势,通过改良生产工艺与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竞争力、巩固市场。接下来,银龙将进一步向高铁轨道全健康监测系统和碳基材料研发进军。

  一台挤压机“砸”出多个世界第一

  4月,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高制造水平的四代核电一回路主管道弯管,在河北盐山成功研制。完成这一壮举的是一台巨型钢铁“怪兽”——世界最大的五万吨垂直挤压机,以及两年多的科研攻关、多年积累的生产实践经验和研发数据,标志着我国核电站核心部件的国产化加工水平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这台挤压机由河北宏润核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公司总经理刘强介绍说,此部件是个庞然大物,但弯曲半径、端部连接尺寸等偏差都精确到毫米,比正常的国内外设计标准要求严得多,加工制造难度很大,对生产设备、工装及模具要求很高。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理事王宝忠评价说:“无论哪道生产工艺都是在挑战制造极限。”

  公司董事长刘春海介绍,这台挤压机曾“砸”出多个世界第一:核主管道配套大型裤形三通、核主泵泵壳、CAP1400核电超级管道、直径1067毫米长度12米的大型核电用管道、核主管道热段……

  目前,宏润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火电、核电、石化、海洋工程、航空、高铁等领域。多年的深耕、众多的成果、独有的技术,使宏润公司在一部分企业步履维艰时实现逆势上升。

  “疫情期间,企业基本未受影响,订单收入与去年同比持平,实现全年目标信心十足。”刘强说。

       来源:经济参考报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福建省贸促会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