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2月5日报道 据《日本经济新闻》2月1日报道,使用了传感器和图像解析等数字技术的“智能畜产”正在日本逐渐普及。这些新技术可以大大减轻畜牧业从业人员的工作负担,并降低饲养成本。相关企业希望以此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同海外畜牧业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报道称,肉制品巨头普里马肉类加工公司将引进的人工智能(AI)可以根据气温和家畜身体情况提供最佳饲料配比方案。为收集配制饲料时参考的数据,工作人员会在猪舍安装定点摄像头。AI可以根据摄像头传回的画面判断并记录每头生猪的体重。此外,它还能自动记录环境温度、湿度以及生猪的食量,并综合上述所有数据判断生猪的健康状况。
报道认为,完善的健康管理方案和高效的饲养计划可以带来生产率的提高。通过改良饲料和对生猪进行健康管理等措施,普里马公司希望在母猪年均产仔量方面追上欧洲水平。新养殖技术还将在降低生猪病死率方面显现效果。
报道指出,伊藤火腿米久控股集团旗下的一家公司已于2020年引进仅通过摄像头传像就可判断生猪体重的小型终端设备。过去一般是由经验丰富的饲养员通过肉眼判断生猪是否满足标准体重区间(113至115千克),再随机抽取几头用体重计进行校准。但就算饲养员经验丰富,这种方法最少也需要三人一起操作,平均每头需花费3分钟。但是在引进上述设备后,饲养员即使经验尚浅也能在30秒内独立完成工作。
报道称,一些新兴企业也开始涉足智能畜产领域。主营管理系统开发的日本“更好”公司将面向畜牧业推出一项家畜身体监测服务,人们可以借此获知牛的某些患病征兆。先让牛服下装有加速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胶囊,胶囊会在牛胃中监测其体温和活动。系统通过牛的活动量和体温变化来判断其是否处于发情期或分娩期,并监测其潜在疾病征兆,最后再把上述信息通过应用程序发送给饲养员。当牛即将分娩时,该系统可以提前半天到一天向饲养员发送通知,节省了人工观察时间。开发者对胶囊在牛胃中所占空间等参数进行过充分计算,可以确保牛不会将其排出。而且系统在加工处理的过程中会提示牛体内有异物,这样胶囊就不会误流入市场。
据报道,目前日本已有30户农户采用了该养殖系统。今年春天即将发售的新版本将进一步提高传感器精度,当牛出现类似于难以站立的危险症状时,该系统也可及时检测到。
AI设备用摄像头就可判断生猪体重(《日本经济新闻》网站)
来源:经济参考网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福建省贸促会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