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报记者 颜澜萍 通讯员 福州市海上办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林宝金赴马尾连江调研“海上福州”建设时的指示精神,发挥福州市海洋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福州市海上办将通过“四抓四促”,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全面掀起新一轮“海上福州”建设热潮,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力争到2025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4300亿元,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实现从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
抓龙头促带动
巩固龙头主体地位,建立国家、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培育库,构建上下联动机制,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在用地、融资、技术改造、人才引进、能耗指标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发挥龙头核心作用,鼓励宏东渔业、申远新材料、马尾造船、宝钢德盛、海欣食品等龙头骨干企业发挥产业链核心优势,加强先进产能扩张,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强关键技术、先进工艺攻关,增强产业链韧性;以参股、并购等形式与国际研究机构、国际品牌企业合作,提升品牌国际化。
增强龙头带动作用,鼓励龙头企业通过“规改股”“股上市”等梯度提升,带动生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每年重点扶持现代海洋渔业、海洋精深加工、临港先进制造、海洋装备制造、海洋信息服务等五大领域100项以上重点海洋产业项目、50家以上海洋经济骨干企业、10家以上上市(后备)企业。
抓集群促发展
做大做强海洋经济,通过补链强链工程,重点培育一批标志性海洋产业、临港先进制造业集群。
做优海洋传统产业,依托罗源湾、长乐松下港区,打造绿色高端钢铁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市钢铁产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依托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元洪国际食品产业园,打造国家级深海渔业精品加工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市水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700亿元;依托粗芦岛马尾船政(连江)工业园,打造海峡西岸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市船舶修造业产值突破100亿元。
做强海洋新兴产业,依托江阴港城经济区,打造世界一流的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专区,力争到2025年全市化工新材料产值突破1000亿元;依托连江可门经济开发区,打造高端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到2025年开发区产值突破500亿元;依托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打造集海上风电装备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建设安装、运行维护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基地,力争到2025年园区产值突破200亿元;依托仓山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打造集海洋生物制药、基因检测等为一体的海洋生物工程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市生物工程产值突破200亿元。
抓载体促提升
优化规划布局,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能力,明确临港园区特色,科学确定2-3个主导产业。结合“十四五”规划,开展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控规编制或修编,落实“多规合一”。
建设高标准厂房,支持各临港园区、龙头企业、社会资本等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政府收储、企业收购等方式,对低效用地和空闲厂房进行整合利用,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厂房,满足中小企业需求。
强化配套设施,加快“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组织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升工程包,完善道路、通信、能源、环保、安全等配套基础设施体系,加强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有机衔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
抓创新促效益
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福州大学、福建师大、福建农林大学、福州海洋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海洋科研成果在福州转化,加快“酶法脱脂和复合酶法水解技术提取胶原蛋白”“煤制甲酸甲酯中试项目”等成果实现产业化。
推动智慧海洋建设,发挥清华—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达华“海联网”工程、仓山水下智能装备谷的作用,促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向海洋产业渗透,通过数字赋能,推动智慧海洋建设。进一步优化“振渔1号”与“振鲍1号”等离岸养殖平台,提升养殖自动化保障、安全生产监管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及渔业产值。
创新要素资源配置,在总结连江县试点编制海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开展“养殖海权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市推广扩面,实现生态资源向经济优势转变;加大金融政策支持,用好用足省市技改基金、“惠农e贷”、“惠渔贷”和船舶资产抵押贷等金融产品,提升海洋渔业民营企业融资便利水平。
来源:福州新闻网
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福建省贸促会官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